WhatsApp群組令教師變相「網上OT」
教聯會今年1月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,共收528份回覆,結果顯示逾9成教師下班後會透過即時通訊軟件與同事討論工作,亦有51%受訪者指要解答家長查詢;48%受訪者指要解答學生學業上的疑問;而教師平均每日下班後仍要用逾45分鐘,跟進校務相關信息。
有受訪教師表示,有家長連為子女請假亦透過通訊軟件做。教聯會副主席表示,有教師表示因下班後仍不斷收到信息而感精神緊張,影響私人生活。
他透露,有教師要與家長合辦活動而開WhatsApp群組,但家長在群組中傾談至深夜,教師深怕讀漏信息而被視為不盡責,於是仍要不停閱讀信息。有教師反映曾有家長在家長日前一晚才電郵通知未能出席,但老師未即時回覆,家長翌日再電郵並將副本抄送給校長,令老師倍感壓力。
另又指,78%受訪者指學校沒就教師使用通訊軟件制定指引,有初入職教師因怕得失家長而答應加入群組,最終花大量私人時間解答問題。教聯會副主席認為,教師使用通訊軟件未必一定是壞事,他指曾在舉辦宿營活動前遇壞天氣,通訊軟件可助教師及家長間商議應對方案。
建議學校可透過移動應用程式作為統一信息發放平台,以及讓家長反映對校政的意見:「先過濾一重,令他們不用事無大小先直接找教師,減輕教師壓力。」
教聯會認為,教育局應制定相關指引,讓教師下班後不用回覆信息或電郵,學校亦應向教師提供清楚指示,如不需即時回覆,可待翌日上班時回覆,同時家長亦應自律及體諒,減少向教師發放不必要信息。

|